首页

冰时代

时间:2025-05-30 06:08:24 作者:河南网络普法新实践:当司法遇上“黑科技”与“老典故” 浏览量:91923

  中国日报网5月28日电(记者 万月英)5月27日,2025年“全国网络普法行·河南站”活动在郑州启动。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,河南省以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“郑州自贸区法院”)为试验田,正探索一条“技术赋能+文化浸润”的网络普法新路径。从AI生成普法短剧到以列子寓言打造的诉讼文化街;从“一键生成诉状”到“云端法律夜读”,司法服务不再局限于庄严肃穆的法庭,而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百姓生活,让法律知识在创新表达中“活”起来,真正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  技术破壁:从“写作题”到“填空题”的司法便民革命

  “以前写诉状像写作文,现在就像填表格!”看着打印好的起诉状,冯先生高兴地说:“现在法院这些智能设备真是太方便了!”在郑州自贸区法院,当事人通过自助终端输入关键信息,系统便能自动生成规范诉状。这一变化的背后,是司法服务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。该院针对11类高频民事案件开发的“E填单自助终端及诉状智能生成终端”,将专业法律文书撰写简化为“填空题”,配合“无纸化立案”“云端协同”等举措,既降低了群众诉讼门槛,也提升了司法效率,真正实现了“自助立、网上立、就近立”的便民目标。

  普法领域的AI技术应用

  法院通过大数据抓取社会关注的法律热点,并利用AI自动生成剧情脚本、建模动画,最终制作出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普法短剧。相比传统拍摄模式,AI技术让制作周期显著缩短,成本明显降低,内容产出效率成倍提升。这些短剧在抖音、郑州市政务服务平台“郑好学”栏目等平台广泛传播,实现了法律知识的"精准速达"。

  文化赋能:从“列子寓言”到“现代调解”的智慧传承

  在诉讼服务文化街,“愚公移山”的浮雕与“疑邻盗斧”的互动展板相映成趣。郑州自贸区法院巧妙地挖掘了列子文化中的法治基因,用“移山精神”诠释司法韧性,以“鸥鹭忘机”隐喻诚信原则,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调解工作的精神坐标。

  这种文化浸润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,更渗透到纠纷化解机制中。例如,调解员借鉴“两小儿辩日”的思辨智慧,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;执行干警以“夸父追日”的典故激励团队攻坚“执行难案件”。文化叙事与法律实务的融合,让冰冷的条文多了温度,也让群众更易理解司法背后的价值导向。

  双向互动:从“单向输出”到“全民参与”的普法生态

  网络普法的生命力在于互动。郑州自贸区法院的“明理夜读”栏目开辟了“听众点题+法官答疑”模式,观众通过在62期音频节目下方的评论区或者后台留言等方式提出法律问题,法院干警们会定期整理并针对性回答,使普法从“我说你听”升级为“你问我答”。

  2025年1月到4月,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0488件,结案68265件,员额法官人均受案和结案量均居全省首位。河南正为全国网络普法提供一份“既有科技范儿,又有人文味儿”的样本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数字化+沉浸式”体验唤醒山东“橱窗中的文物”

上海11月7日电 (记者 姜煜)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明林7日表示,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新发展理念、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,绿色化、低碳化成了进博会的“热词”。

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.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

湖南常德始建于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,古称武陵、朗州,别名“柳城”。老子一句“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”,为善德文化写下注脚,也为始名于北宋的“常德”注入了更深文化底蕴。

蓝皮书预计2024年广州经济同比增长4.6%至5.5%

张大成以续航问题举例分析说,国内汽车厂商所称最大续航里程,通常其技术参数是在理想行驶条件下测试得出,车辆实际运行参数必然无法与理想条件一致。因此,厂商在宣传、销售过程中,应当明确告知消费者,续航里程测试结果与车辆实际行驶中的续航里程存在一定误差。

轨道施工督导潘宇介绍,如果没有伤损,锤柄会产生连续的、强劲有力的反弹;如果有伤,钢轨内部就会有空气夹槽,发出闷响的同时,锤柄回弹的力度偏小,只会弹一下或两下,严重的就类似吸铁石一样吸附在锤头上。

海内外知名学者广州共话国际科学协作

为全力服务口岸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,磨憨边检站大力建设智慧口岸,不断创新勤务模式、优化通关流程,先后推出多项便民利民通关措施,积极开通跨境货物运输绿色通道,推行客货车辆“一站式”通关查验模式,不断提升口岸的通关运载力,有力确保口岸通关顺畅、快捷、有序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